—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开展专业低空航空气象服务业务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

时间: 2024-11-11 16:49:16 |   作者: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开展专业低空航空气象服务业务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

  2024年11月1日起,《上海市气象条例》将正式施行。上海市气象局于10月17日召开媒体解读会,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在会上介绍了《条例》发布的目的和意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2024年11月1日起,《上海市气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上海市气象局于10月17日召开媒体解读会,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在会上介绍了《条例》发布的目的和意义。冯磊表示,下一阶段,上海市气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一大举措是围绕低空经济新需求,开展专业低空航空气象服务业务产品设计和研发技术,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储备。

  据介绍,为更好提升气象工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市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能力水平,从制度层面加强气象探测设施规划布局、气象精准化多样化服务、气象灾害防御精细化管理以及气象数据开发利用等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上海市气象条例》列入2024年度立法计划正式项目。

  上海市气象局牵头成立起草工作组,总结上海市气象工作实践经验,梳理立法需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听取了部门、企业、市民等社会各方面意见,持续完善条例草案文本。按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条例于9月27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0月颁布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同时废止。

  新发布的《条例》共七章四十一条,分为总则、气象设施建设和管理、气象预报和预警、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气象数据开发和应用、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锚定发展目标,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条例》明确,上海市坚持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适应濒江临海和超大城市的特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为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此外,《条例》加大对地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明确地方气象事业范围,对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普教育、气象区域协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及事业运行保障机制等作出规定。

  二是统筹优化气象设施布局,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地布局、集约共享的要求,《条例》依法推进气象设施建设,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规划源头上,要求上海市气象主管机构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编制本市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共享气象设施设置情况;公共安全性上,明确轨道交通、跨江(海)大桥、港口、架空输电(油、气)管线等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重点区域、设施的气象设施布设义务;气象梯度观测要求上,结合上海超高层建筑较多的特点,明确超高层建筑设施的布设要求。

  三是提升气象精细化服务水平,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条例》在法律、行政法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就逐步优化完善气象服务提出要求:一是加强专业气象服务,要求气象台站为交通、旅游、教育等行业及公用事业保障、防汛指挥和应急抢险提供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二是增加特殊气象服务,聚焦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以及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需要。三是在紧急状况下,电信企业应当及时、准确、无偿向用户发送有关信息,进一步广泛、快速、便捷传播预警信息。

  四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城市安全运作。一是依托上海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推动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间的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同时规定发生极端灾害性天气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对应处置措施。二是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度,要求对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和重点单位的灾害防御主体责任作出规定。三是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明确雷电防护安全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并针对农村村民建房防雷安全空白作出规定。四是结合上海气候特点增加防风管理要求,规定对于建(构)筑物、树木以及户外设施应当做好巡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隐患。

  五是推动气象数据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更好推进气象数据开发利用,《条例》以专章形式,重点从两方面作了规定:一是在气象数据开放方面,明确按照气象数据开放目录,依托国家和上海本市规定的数据资源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气象数据。二是在气象数据授权运营方面,明确公共气象数据授权运营的主要框架要求,即由市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市数据部门授权合乎条件的运营主体进行数据开发利用,并对被授权运营主体、平台及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等提出基本要求。

  冯磊表示,总体来说,《条例》结合上海超大城市发展实际,在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作出规定,以法规制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创设了气象数据赋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条款,提升了气象服务城市安全运作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级,是一部兼具规范和创新的法规。

  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下阶段,上海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以《条例》为依据,加快研究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及政策措施。二是以《条例》为指引,落实行业间设施共用、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推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加强完善。三是以《条例》为方向,优化精细化气象公共服务。创新预警发布方式,通过“随申办政务云”“社区云”和“市民云”,实现街镇应急责任人和居村社区预警信息全覆盖。四是以《条例》为路径,提升专业气象服务能级。推动航运气象保障,优化港航气象服务。开展航空气象自主专业数值模式研发,推动航空气象领域核心技术专业服务业务应用。围绕低空经济新需求,开展专业低空航空气象服务业务产品设计和研发技术,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储备。五是以《条例》为引领,推动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卓越中心、全球台风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全体系研发,推进气象大模型等气象科技成果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