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1-25 00:26:52 | 作者: 玻纤格栅
面对当前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增大等情况,石化企业在用“过紧日子”拼出细水长流的“好日子”。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能耗物耗等方式,成为行业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化机公司(以下简称南化机)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长期过紧日子”理念,突出精细化管理,瞄准“四降一增”(即降损、降耗、降费、降本、增效)目标,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1月至7月,该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非生产性支出、财务费用、修理费用同比大幅度降低,取得很明显的成效。“过紧日子,就必须精打细算,降本降耗观念要固化于日常、落实到经常。通过实施‘四降一增’行动,每位员工都成为了降本降耗的参与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成为南化机提质增效的“牛鼻子”。该公司通过苦练内功、精细管理,不断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年初的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南化机全面查摆了全员成本意识不强、降耗降本效果不理想、生产组织工序衔接效率不高、质量上的问题返工导致成本上升、外委外协费用较高等问题。该公司要求全员要精打细算,形成“全体员工强化成本意识、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统一思想,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承包商结构等方式,全力降本。
据介绍,该公司坚持做好新项目成本核算,强化事前成本分解,明确控制目标,做好事前算赢、事中控制、及时调优;增强预算精准性,压减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优化工艺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最大幅度减少余料,降低库存和资金占用;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返工、返修费用等,明确全年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材料改代利用、减少外协外包增效具体指标,不断推进项目成本管理。同时,该公司业务控制中心优化承包商结构,规范承包商准入和淘汰;生产机动部加强对承包外协结算的管理,强化各项考核。
开展“四降一增”行动之初,南化机党委就广泛开展宣传,组织并且开展“四降一增”话题大讨论,推动全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南化机领导干部走进设备制造车间,广泛调研、深入查找“四降一增”潜力点,并制订针对性措施,积极部署,抓紧推进落实。
在行动开展过程中,该公司及时宣传各车间、部门、中心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发布“降本降耗”专题系列报道,逐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创效取得丰硕成果。一季度,该公司共征集先进操作法和优秀创新成果37项。对于取得较大成效的措施,该公司及时给予奖励激励和表彰,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挖潜降本的热情。员工们的“奇思妙想”,为公司降本增效贡献了点滴力量。
8月,南化机准备车间接到了某台聚酯设备零部件辐条的下料任务。“库房里有同材质、同厚度的边角料,如果这些边角料能用得上,岂不是能省下一大笔材料费。”数控班党员示范岗员工俞新刚、徐善礼说道。于是,他们利用库房余料,完成了这台聚酯设备18毫米辐条的下料制作任务,节省材料采购费用约10万元。
热处理单元是南化机耗能“大户”,算好热处理电耗、天然气消耗账,一直是南化机降耗降本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南化机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此项工作。一是严格大功率设备用电时段的监控,严格在谷时段使用或用满谷时段电。二是优化电加热炉和天然气加热炉使用调度。对加热炉定型工件热处理工艺做多元化的分析,结合每月天然气单价、峰平谷电价,开炉前选择经济性更好的天然气炉或电加热炉实施热处理作业。仅以聚酯端盖为例,每炉电加热炉费用比天然气炉少3244元。今年,该公司制聚酯设备约有21个端盖需进炉焊后热处理,利用17米电加热炉,全年预计节省生产制造成本6.8万元。三是进行生产优化,热处理进炉合理装配炉,提高炉面有效利用率,选择更经济的时段开炉进行热处理作业,错时用电,尽可能的避免峰时用电。
南化机还要求“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加大设备创新力度,委外费用大幅度减少。盘管是聚酯设备中重要的内件之一,但一直以来南化机都是委外弯制。对此,该公司生产机动部组建盘管弯制小组,减少委外费用20万元。
今年以来,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经营管理提升年”工作思路,紧扣降本增效工作目标,以思想破冰、以实干破局,将“降”字贯穿到底,把“增”字落到实处,激活企业降本增效“新活力”,实现全
今年以来,黑龙江中文化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全年生产目标,以降成本提指标为着力点,扎实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设备健康运行专项治理和降本增效活动,并取得很明显的成效,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好“先手
今年以来,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的第一要务,推出了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业余培训”为主的“培训套餐”模式,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强技能在全公司蔚然成风。
为加强应急管理,提高职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11月21日下午,河南能源商丘园区国龙新材料公司在加氢车间组织并且开展了液氨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11月21日,从中原大化公司获悉,该公司5G数字化场景应用,继入选河南省重点产业链5G规模化应用典型后,成功被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5G工厂”。
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峰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十次年会举行
Copyright © 2009-2022 北京开美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